17173首页 - 免费新游 - 火爆论坛 - 游戏博客 - 游戏播客 - 百科问答 - 网游排行榜 - 网游期待榜
| 通行证 注册
17173丝路传说 > > 正文
海市蜃楼中的往事—丝绸之路的历史
2006-06-02           【 加入收藏 / 文章投稿 / 截图上传 / 发表评论
作者:edta

海市蜃楼中的往事—丝绸之路的历史(写给一位热爱奇幻有着优美歌喉的MM)


“皇上,臣以为。。。”“啊,伟大的哈里发,请听我说。。。”“陛下,我很荣幸的告诉您。。。” 
“贵族大人们,骑士大人们,市民们,想了解居住在世界的尽头的不同种族的居民们的故事,请阅此书。。。”海市蜃楼中的帝国与黄沙淹没的传奇,在纸张上,竹简上;诗人的歌曲,大臣的奏章和骆驼商队的小客栈里以各种语言代代相传。

丝绸之路是什么?商人,冒险家,征服者,传教士,僧人和使节在丝绸之路上跋涉,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地区与危险。许多人死了,有幸回来的人,大都带着他们的游记。或真或假的信息交织在一起,商业利润与**利益的交错让人混淆不清。也许,在自然界的旅行不过是内心的旅行的标志,每个人旅行的尽头也不过是他想象世界的尽头。

君恨西蕃远,余嗟东路长。道荒宏雪岭,险涧贼途倡。
鸟飞惊峭嶷,人去偏梁口。平生不扪泪,今日洒千行。
最后的大求法巡礼僧人慧超送给中国最后一个使节的诗,表达的不知道是旅者的勇气还是旅者的痛苦。

丝绸之路,难道只有丝绸在这条道路上流通?其实,它只是象征性的道路,也是象征物的道路。“丝绸”是一个象征符号,一个借代的词语。除了丝绸,这条古路上同时传递着信息,信仰,风俗,宗教和战争。它们和丝绸一样,有自己的故事和历史。伴随着它们的流动,就是人类的流动,无论他们的身份如何,动机如何,事情从他们口中以不可预料的速度传播。结果当然是非常混乱,理性和幻想和谐的并存——人们可以很公正的估计来自另一个国度的一枚铜板,同时也会互相讲述丝绸之路上令人恐惧的魔鬼和海市蜃楼中的城邦。

丝绸之路途经威尼斯,撒马而汗,广州,帕米尔,印度。。。还有喜怒无常的沙漠——死亡之海。悠久的历史和惊人的距离,使得它的历史可以满足任何人的好奇心。伴随着悦耳铃声的骆驼队,头巾与弯刀,闪电般飞驰的游牧民,肆虐的沙暴,夕阳下的绿洲,还有奇幻梦想中绝不会缺少的公主,巨龙,魔鬼,以及时隐时现的纯金打造的城墙。。。一切的一切都沉浸在无与伦比的浪漫气氛中,同时,这气氛又被代表着奢华与情欲的丝绸所加强。

这条道路是属于谁的?或者说,丝绸之路舞台上的主角是谁?我们能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亚历山大,汉武帝,班超,甘英,玄奘法师,成吉思汗,瘸子铁木耳,马可。波罗和大明王朝的代表。好吧,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伟大的名字的主人是如何在丝绸之路上演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他们询问左勒盖尔奈英的故事。你说“我将向 你们叙述有关他的一个故事。”我确已使他在大地上得势,我赏赐他各种财富。他就遵循一条途径直到他到达了日落之处。
——《***•山洞篇》

“长眠于一口黄金和***中,身披一副豪华的甲胄,他的带金饰的配剑放在身侧”。这就是诸神之子,亚里士多德的门徒,阿美契尼亚王朝的征服者,马其顿的蒙昧人,阿育王的朋友,伊斯兰教中掌握现世与未来的双角王,丝绸之路的第一位先驱,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的远征(BC334年),就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序曲。他虽然击败并杀死了大流士的继承人,却把大流士的遗愿发扬光大。通过古波斯帝国已有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亚历山大的远征使地中海,中亚和印度联为一体。文化,艺术和宗教开始和商品一样在亚历山大建立的,那些令人惊讶的中转站一站一站快速向下流通。作为报答,他的故事和传奇也被传到世界各地。

BC330年,一场突然的疟疾使亚历山大在33岁的时候撒手人寰。他最终也没有成为四界的王者。在,<亚历山大传奇〉中,说他到达一条河畔,面前是一堵坚固的无垠的城墙。城墙上有一位老人,他警告亚历山大,必须放弃这最后一块土地。他送给亚历山大一块黄金,比世界上任何黄金都要大,但上面沾满洗不净的泥土。亚历山大明白了,一旦遇到死神的召唤,任何丰功伟绩都会变得轻如鸿毛,这是虚荣中的虚荣,于是他回到了巴比伦。

那么,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在一部阿拉伯文匿名著作〈诡计书〉中,亚历山大下令攻打城墙。晚上,一位使者从城墙出来要求和他密谈。当使者独自与亚历山大在一起时,他告知亚历山大他的身份是中国的国王(!)。他们开始了长时间的谈判,最初,亚历山大盛气凌人的索取巨额金银,但他的对手的谈判艺术使他屈服了,让他满足于仅仅是一笔象征性的战争补偿。次日凌晨,睡梦中醒来的亚历山大发现自己已经被一支装备精良的大军包围。他的士兵惊恐万状,以为大祸临头。中国国王告诉他,中国并非由于软弱才同意他的勒索,他只是不希望在自己的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流血。亚历山大明白了,他触怒了一个远强于自己的存在——也碰到了一道不可违抗的禁令,无论你以前做过什么,现在,必须从这里返回。

这位国王是谁?按照时代和地理,大概是秦惠文王。东西方的第一次接触以东方完胜作结。从此,世界的中心登上了丝绸之路的舞台。


亚历山大的远征不但开辟了一条前人所不敢想象的童话般的通道,更是增加了帝国与帝国的联系。精明的商人们开始三三两两的走上原始的丝绸之路。但这一切行动都是“民间”的,真正给丝绸之路盖上“官方认证”的是张骞的大出使。

张骞的出使原因最初是**上的而不是经济上的。在这里,我必须先讲讲一个强悍的民族故事——匈奴。匈奴也被称为 " 匈" (HUNG),它的本意是 "有骚味的人" ,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让人联想到野兽。每个帝国中都流传着他们的恐怖传说:他们只吃半熟的肉,穿着满是虱子和跳蚤的皮衣,他们对鲜血有着近乎狂热的崇拜,他们喝下第一个杀死的人血,以鲜血签定契约,喜欢把战败者的头皮挂在马上,还在这些战败者头骨做成的酒杯中开怀畅饮。。。他们虽然野蛮,却并不愚蠢。匈奴的每个成员都是娴熟的骑士和弓手,他们以闪电的速度掠夺,再以闪电的速度撤退。匈奴人最喜欢的和运用的最好战术是徉攻——退却术,他们善于吸引敌人的军队,努力使它的将军相信自己已经击败了匈奴并且会追上一大批逃跑者,从而将这支军队带入大漠深处,让饥饿和干渴削弱敌人,等到敌人最虚弱的时候去真正的攻击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国王的头颅被做成单于酒杯的原因。

在始皇帝统治期间,大批的匈奴人已经涌向长城附近。在秦国崩溃,中原又开始了混战的这段时间里,冒顿单于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建立起一个空前强大的匈奴人国家。家门口的这样一个强大的存在让任何皇帝都无法安睡,于是,沛县出身的小流氓在打败了名门之后的霸王项羽,带上了金光灿烂的皇冠并为自己编排了一个梦龙而生的故事后,连龙椅都没有坐热,就于高祖 6 年,( BC202 年)冬,亲自率领 30 万大军迎击南下的匈奴军队。

匈奴的徉攻——退却术再次获得成功。孤军冒进的高祖皇帝被匈奴包围在平城白登 7 天 7 夜。幸好谋士**提出的,贿赂单于妻子的计划得到了成功,高祖皇帝才得以脱险。这场战争让高祖皇帝意识到,汉朝还没有与匈奴抗衡的实力,于是他们开始蓄养力量,采用了“和亲“政策,将宗室女(不是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且每年都送去大批丝绸,粮食等,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袭扰。对天子们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从高祖皇帝到文帝,景帝。。。现在,汉朝的第 6 位皇帝,汉武帝决心改变所有的一切。

那么,如何打败匈奴人?他的将军们利用战争中的经验告诉他们的皇帝,他们必须要有一支强大快速的骑兵部队,放弃那些笨重的战车和迟钝的步兵。但目前汉朝的骑兵尚不足以和那些一生长于马背的匈奴起骑兵抗衡,所以汉朝还需要几个盟友,这些盟友不一定非要参战,但会使匈奴人不会逃的象以前那样遥远。长城的西方空间也不会成为那些快速致命的游牧民自由驰骋的辽阔牧场。

盟友是有的,红发蓝眼的大月氏人。大约在 30 多年前,单于的儿子便在大月国王的头颅中饮酒。大月人放弃了甘肃,穿过危险的戈壁隐没在西方。张骞的使命,就是找到这些失踪的大月人并且说服他们与中华帝国结盟。

张骞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月人到底跑了多远?现在来看,大月人是边战边逃,一直逃到了亚历山大建立的“康居地”,也就是现在的撒马尔罕。所以,他们的栖息地要比张骞想象的远得多。这仅仅是困难的开始,这支 100 余人组成的小小军队必须穿过匈奴人控制的区域,所以,冒险在一开始就结束了。张骞被俘,和他的队伍一起被带到单于的面前。匈奴人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结束后他们决定,不会把张骞及其队伍的头变成酒杯,只是把他们严密的看守起来,对于张骞,当然更加严密。为了更加安全,他们甚至让他娶了一位匈奴妻子,还生下了几个儿女。。。张骞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在被囚禁的 10 年里,他始终保留着大汉的牦牛尾节杖,一直在寻找逃跑的机会。他的助手兼仆人堂邑父(有人说是人名,有人说是职位名),和他一起成功的脱逃而去。我们可以猜想在这 10 年里他和他的匈奴妻子的感情一定很好——张骞带走了她和自己的儿女,并且将他们一直带回大汉帝国。


张骞的家眷队伍一直行走了几十天,到达了大宛河谷。这里被一个文明且发达的小国占据。张骞在这里看到一些品种奇异的马匹——抗疲劳,速度快,蹄子坚硬(那时还没有蹄铁技术)。更神奇的是,这些马匹的汗水是棕红色的,和鲜血一样。某些人声称,这些汗血宝马就是亚历山大战马的后代。

大宛国王非常倾向与中华帝国的外交,我想,汉书中的话用来描述这段历史是最好不过的了。。“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师古曰:‘道读曰导。’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
——汉书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张骞来到了撒马尔罕,在女为水遇到了传说中的大月氏人。他们很满足现在的安宁生活,会谈中,大月王的态度十分模糊,对匈奴人仍然留存的恐惧也使他们不敢惹怒如此强大的对手,但中华帝国同样是他们不敢触怒的。在这里,张骞看到了许多新奇的建筑,景象。他不知道,这些新奇的艺术形式实际上是希腊风格。匈奴人的囚禁使张骞在大夏最后一位马其顿血统的君主死亡后两年才到达这里,两个文明古国就这样失之交臂。在这里,一些从未见过的商品让张骞听到一个新的帝国的名字,身毒(印度)。

经过一年之后,回家的时候到了。这次他没有再遇到什么新的困难,除了再次被匈奴人俘虏。这次囚禁仅仅持续了一年,单于死了,忙于争夺权位的匈奴人没有时间再去关心他。他和他的家眷,忠诚的助手堂邑父回到了阔别13年的故乡。张骞接受了与其勇敢和坚毅相称的赏赐——他被封为太中大夫,赐号“大行”。

张骞的奏章实际上是他所获得的全部信息的汇总。除了他经过的国家,他指出西方还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安息。这实际上是安息王朝统治下的波斯,在其后的数世纪中,它将作为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中转站和经纪人的身份登上舞台。

张骞的外交成果几乎是零,但他带来的有关新鲜事物的信息揭示了一个外部世界的存在,也揭示了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内在的潜力。张骞到达了,并且讲述了天地的另一极。

汉武帝在听取了张骞的汇报后作出决定,他要避开匈奴领土,向南方派遣使臣。但结果很糟糕。没有一个使节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张骞也在一次对匈奴的军事行动中失败并丢掉了官职。不过从总体上看,胜利的天平在逐渐地向着汉王朝一面倾斜。汉朝的军队将匈奴人从河西走廊驱逐了出去(也是张骞被俘的地方),汉朝的两支骑兵部队冒险穿越戈壁荒漠,一直推进到内蒙古。老巢突然被袭的匈奴人损失惨重,在一场上天怜悯的沙暴中逃之夭夭。汉朝军队的主将就是年轻的霍去病,从18岁起就开始了他所向披靡的征发。他的墓碑上有一个圆形的装饰,代表着踏碎敌人的马蹄。(马踏匈奴),还有他的豪言壮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的战略非常成功,他根据匈奴人的模式组织了自己的骑兵,在出征之前,会修通道路,设置中继马场,并分拨士兵维护交通。游牧民在速度和自己相差无几而且后勤无忧的定居民面前是不堪一击的。在霍去病去世之后,汉武帝很好的延续了这种策略。他亲自率领20万骑兵,正面挑战匈奴之主单于,并且征服了丝绸之路上第一批绿洲——罗布泊绿洲和吐鲁番绿洲群。

匈奴的威胁减弱了,汉武帝开始思念那些流着汗血的宝马。张骞告诉他,除了大宛,那里的乌孙人也有优秀的坐骑。“蛮夷俗贪汉财物”是张骞对那些曾经是匈奴附庸的国家的精辟分析。张骞又出发了,携带着价值千万的财物。乌孙人热烈的欢迎他,但对匈奴的恐惧让他们的回答和大月人一模一。“大月/乌孙远汉,又近匈奴”。。。然而,他们又十分满意中华帝国的礼物,他们送给张骞数十匹上好的马,并且说明,这只是微薄的敬意,他们希望与中华帝国保持更持久的关系。

乌孙王也娶了一位汉朝公主,她十分不满意他的丈夫出于惧怕也娶了一位匈奴公主。住在毛毡帐篷,每日以肉为食的生活让她对命运几乎绝望。“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为了安慰她,汉朝每年都会派遣使者慰问她。刘细君只是那些**上的无数的未婚妻之一。丝绸之路很快成了“公主(宗女)之路”,但这时的公主(宗女)下嫁已经不是侮辱性而是赏赐性的。中华帝国以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友谊,遥远的国王们承认了汉朝皇帝的权力并且甘为藩属,每年向中华帝国纳贡,有些国王也将自己的亲人送入长安,国家之间开始交换礼物,并互相监督对方的亲人或。。。人质。


汉武帝组织了新的防御线,他建立了著名的酒泉郡。一切发展的虽然很缓慢,但毕竟异国情调的物品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华帝国。匈奴元气大伤,外患已经平复,汉武帝开始幻想自己长生不老。乌孙国的马匹虽然很优秀,但毕竟是良马而不是宝马。汉武帝的方士们让他相信,只有宝马才会让他的灵魂永生不灭,于是,他派遣使者携带千金去贰师城索求宝马。大宛贵族们认为“汉去我远。。。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能致大军乎?”汉朝的礼物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因此,御前会议对汉使做了否定性回答。汉使大怒,当朝锤破金马而去,大宛人就杀死了他。

战无不胜的天子震怒了,他既受了侮辱又失去了宝马,他派遣李广利去讨伐狂妄的大宛,李广利在出发前官拜贰师将军,带领数万步兵和骑兵出发了。这支军队遭到了大宛贵族预言的那种命运,缺乏给养的军队不得以开始撤退。不过后面等待着他们的不是充足的食物和洁净的饮水,而是刽子手闪着寒光的大刀。李广利和他的军队开始混乱,因为跟本不知道下一步将要做什么,会遇到什么。幸好,这时的汉武帝从狂怒中平静下了,恢复了冷静。他给李广利派去大批辎重和援兵,让他顺利的到达贰师城下。李广利包围了城市,并且按照中国古代兵法的各种规则稳固了包围圈。

随军的专家门提出了断绝水源,“决其源,改之。”贰师城里没有水井,他们正眼巴巴的等待“知穿井”的秦人,秦人就上东罗马帝国的居民,这也是有关西方旅行家的第一次文字记载。

汉朝的军队攻破了外城。开始了第一次杀戮。残留的贵族们逃进瓮城,并将最好的“善马”带进城里作为“马质。”汉军继续进攻,恐惧万分的大宛贵族们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把几十匹“善马”和几千匹普通的马送给汉军。汉军引兵而回,不但带走了这些宝马,还带走了大宛国王的首级。

汉武帝十分高兴,在庆祝凯旋的宴席上,他做了一首诗,诗里写到,只有他这样的龙,才配与宝马同行。

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
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
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天马徕,从四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
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汉武帝高歌之时,一定不会想到那些漂泊在异乡的灵魂。这次远征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生还。但这又有什么妨碍呢?中华帝国的威信和世界领袖的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贡品和人质又滚滚而来。大汉王朝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

中华帝国在丝绸之路上演出的剧目,总是充满着杀戮,**,权术和勾心斗角。就连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投笔从戎的班超将军也未能免俗。所以,我想将中华帝国的辉煌先放一放,让我们来看一看那些西方的未开化人是如何看待高贵的丝绸的。

虽说从亚历山大时代起,丝绸就开始流入欧洲。在世界的另一极,罗马共和国与丝绸的第一次接触却是一场灾难,这场灾难中,罗马共和国不但失去了数以万计的精锐士兵,也失去了他们的三头**的一头。

那是在公元前53年,叙利亚执政官兼统帅克拉苏(前三头之一,罗马共和国监察官,斯巴达克斯起义的镇压者)的军队渡过了幼发拉底河并向东寻找他们的死敌。在卡尔莱,他们与对手遭遇了。罗马共和国的监察官发现,他们自以为战无不胜的步兵方阵被安息人气壮如牛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当时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会比中华帝国的军队更好的抵御快速的骑兵弓箭手。克拉苏遭受了他本人和罗马共和国有史以来最惨重的失败——20万人战死,10万人被俘,克拉苏本人也在这场战斗中死于非命。至于那10万俘虏的下落,传说告诉我们,他们被安息人当作贡品和礼物送给了中国。在中国,这些俘虏称做“大秦眩人”,被安置在一个小村。人们直至今天还能指出村庄的地点——黎踺,位于甘肃和青海湖之间。这个名字就是中国人对罗马人的古称。(不厚道的插一句,去年中央台曾专门做过相关节目) 

这场灾难让罗马人首次见到了丝绸。当然,罗马人不会不知道丝绸的存在(至少可以通过希腊人),但只有极其稀少的贵族,才有机会亲眼见到这种神奇的材料。卡莱尔战役带来了丝绸战旗的传说,幸存的士兵们回报说,安息军队展开的丝绸军旗,以它耀眼的璀璨和猎猎的声响吓坏了他们。这是丝绸为摧毁罗马帝国所做的第一次贡献。

丝绸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豪华品,它引起了革命。是的,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一场文化革命。它引起了对异国情调的追求,也引出了一个新鲜的词语,时尚。

当恺撒身着丝绸长袍出现在剧场里,灯光将红色的袍子映成紫色,全场观众惊为神迹;当人们试图证明埃及艳后有多么华贵时,他会说,在一次令人终生难忘的宴会上。克里奥佩拉身穿丝绸出现在他眼前——一件全丝长裙,在丝绸与黄金等价的时代,是不敢想象的奢华。

丝绸的异域风情和透明的材质,营造出了诱惑的,充满女性化的气息。公元16年,罗马元老院禁止男性穿着丝绸服装,因为它会似性别混淆。有道之士们也呼吁罗马的贵妇们“不要象妓女那样卖弄假裸体和透明。。。”不过,时尚的力量(或者说女性追求时尚的力量)是巨大的,罗马美女们使用东方的脂粉,香水,所有的女性都满足丝绸飘逸又让人喜欢抚摸的手感,在衣着的轻盈与透明上互相比试勇气,并在运动中恰如其分的展示自己优雅的曲线。塞尼卡在他的《论幸福》中愤怒的写道:“我看到了丝绸衣服,如果可以把那些没有任何办法保护身体的织物称做衣服的话。。。即使对其情人,我们的夫人也不能于其房间中如此公开地暴露自己。。。”

提比略皇帝(选择自我流放的那位)不敢想象自己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他知道引进丝绸要使国家付出多大代价——每年的丝绸贸易逆差有1亿个罗马银币。另一方面,中华帝国对于白银有着特殊的喜爱——甚至超过黄金,所以这些流失的银币不是深藏在府库里,就是被人们深埋地下,几乎没有机会回到它们的铸造国家。贵金属的大批流失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崩溃与衰落,丝绸具有了使罗马陷落的特殊力量,这是到底浪漫,还是不幸?

在**家,丝绸同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甚至《**》都声称,不穿丝绸的人就不能去往安拉的天堂。从阿拔斯哈里发国开始,富人和强者都喜欢穿着丝绸长袍炫耀其能力。虽然在16世纪,安拉的钦差大臣,奥斯曼的君主苏里曼大帝身穿棉布衣。并禁止他的臣民穿戴丝绸,锦缎和金银,不过在他晏驾的第二天,全部豪华变本加厉的再次出现了。。。


张骞使团大肆展示丝绸使胡人们眼花缭乱,罗马士兵们也呈报了他们面对金光灿烂的丝绸旗帜感到的种种惊讶和恐惧。。。这些,只能说是丝绸之路上的浪漫性的插曲。由此开始,丝绸之路的历史变成了一部充满索求,拒绝和失败的交流史。在幕后,丝绸的秘密控制着一切。

虽然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帝国已经掌握了丝绸的秘密,(丝绸的秘密有三个组成部分:一种信息:存在叫蚕的生物,而且这种生物可以吐出必要的生丝;一种生物:蚕的本身;还有就是全套的养蚕术——一种技术。)但中华帝国效率极高的海关机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没有让一条蚕虫外流,这比当今美国情报机构保存核武器的秘密还要长得多。所以,在长城以外,丝绸的秘密以惊人的缓慢向外传播。

直到公元6世纪,拜占廷帝国才开始生产丝绸;伊斯兰统治的西班牙是9世纪,西西里的养蚕业知道十字军东征后才开始。为了使丝绸在“西西里晚钟”(法国屠杀西西里人)时代越过梅西纳海峡到达意大利,还必须再增加一个世纪。中华帝国的历史故事也从没有象丝绸本身那样传播远方,旅行商客们也杜撰了自己的传奇故事,并根据自己的无知程度,为故事加入了更多“秘密”,丝绸的秘密,传说,故事,人为操纵的信息和有意无意的误导。。。让丝绸的**更加模糊不清。

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到过一种长着角的大虫子,它将自己藏在一只茧内。亚里士多德很清楚丝就是从这些茧里抽出来的,不过他又提到了科斯岛的野蚕丝。这个误会让维极尔在他的《田园诗》中描述了人们用梳子从一种特殊树木的叶子上刮下羊毛;斯特拉波则将这种“羊毛”的生长归公于东方的潮湿气候。即使在丝绸已经变成了豪华却又常见产品的时代,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依然在他的《自然史》中写到:“赛里斯人以其在森林中的羊毛而著名,他们以喷水的办法让羊毛从树叶上脱落下来。。。”在14世纪,旅行家们还会天真的说,“丝绸在中国很丰富,因为产丝的虫子依附在水果上,以水果为食。。。”


丝绸的秘密创造了美好的传说,最著名的传说至今还流传在远东地区。它是由取经人玄奘法师介绍的,记录在中华帝国的正史里。吐蕃人的民间诗人也把它作为长久保留的节目。这个故事也被高手匠人描绘在于阗的壁画上。

在公元420年,于阗王希望制造丝绸。他懂得饲养蚕的全部技术,却缺乏最基础的材料——蚕虫本身和桑树籽。将它们运出中国是被严格禁止的,任何处以有关交易的人,都会被斩首。海关人员昼夜监视,从没有人成功的运出过任何一点东西。于阗王于是谦卑的向中华帝国求婚,并拜托玄奘法师:“尔致辞东国君女,我国素无丝绸桑蚕之种,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公主听到这些话,就把蚕种和桑树籽秘密的缝在帽子中(一说包在头发中),当她的仪仗到达关口,海关人员搜索了所有的东西,惟独不敢或觉得没有必要去检查公主的帽子或发髻,这样,于阗就开始养蚕植桑,新皇后命令刻石为制,禁止杀蚕毁树。蚕蛾飞尽,便开始制茧。

在藏文版本里,这段故事略有差异。这一次,天朝的公主主动带来蚕种,于阗人则是无知透顶,把蚕当做危险的毒蛇。国王秘密派人摧毁了她们,皇后却抢救了几只蚕蛾,并成功的制造了少许丝线。国王才理解这些“毒蛇”对于他的王国其实是无比珍贵的财宝,于是下令,禁止杀蚕毁树,将养蚕业列入“基本国策“。

在丝绸之路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二站,是从西域到拜占廷。由此产生的另一个故事和公主的秀发一样具有浪漫的可变性,这,也是历史上最大和最成功的一次商业间谍活动,你能想象吗?一根手杖,挽救了一个国家。
(未完持续。。。)









 





 

关键字:

相关链接

游戏截图
用户: 匿名
史上最强的拼音输入法 下载>>>
评论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